学院新闻
赓续核盾精神,启航科学梦想丨“未来科学家素养提升训练营”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26   浏览次数:10

5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来科学家素养提升训练营”在华东师范大学光学大楼热力开启。由上海市教委和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联合选拔的沪上中学生,在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袁翔教授的带领下,走进科研实验室,开启沉浸式科学启蒙之旅。

“科学家精神”,是训练营开营的第一课。袁翔结合视频,向营员们讲述了乔登江院士参与核试验、捍卫国家安全的光辉历程。乔登江院士是两弹功臣,核物理学家,亲身参与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在内的多项重大历史时刻的核试验。他扎根马兰,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科研第一线,为国铸盾,中国核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获得国家级科技奖9项,并荣获胜利荣誉勋章和文职特级。不仅如此,他是无数青年科研人的引路人,曾默默资助学生却从不留名。营员们在聆听中深受震撼,这份跨越岁月的精神力量正悄然植根心田。袁翔还以马龙生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例,讲述了他们在艰苦条件下手工计算、反复实验的科研经历。在娓娓讲述中,营员们感受到,“精密”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前辈俯身计算的专注,“严谨”也不是刻板的规范,而是反复校准的执着。

随后,营员们参观了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深入了解超导磁体系统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实验设备的功能。袁翔教授用通俗有趣的方式,以“扭麻花”“切甜甜圈”等形象比喻,带大家“入门”拓扑物理和维度探索,让营员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前沿科学的魅力。

下午,训练营组织学生开展光刻原理学习与动手实验。在深入了解光刻机在半导体行业的关键作用及当前国际形势下的竞争态势,掌握了光刻技术工艺原理与流程后,同学们自主设计图形,在实验室自研光刻机上完成高精度光刻图形制作。

“未来科学家素养提升训练营”融科学讲解、实验参观与动手实践于一体,引导学生在体验中领悟科学家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感知科研魅力,这是学院搭建大中小一体化育人体制的重要环节。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注重构建科普育人长效机制,依托学科优势,持续开展 “实验室开放日”“科学嘉年华” 等沉浸式体验活动,通过趣味物理实验、前沿科技成果互动展示等形式,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通过构建“传承精神—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孵化成果”的闭环培养模式,让科学家精神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助力培育具备家国情怀与科学素养的未来科技栋梁。


图文:袁翔
校核:赵荣青

编辑:袁会敏

审定:李恺、栗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