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弘清正师风 砺报国初心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党委赴高邮开展廉洁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6   浏览次数:13

2025年5月8日是乔登江院士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为引导学院师生党员在追思中浸润廉洁之风、砥砺奋进之志,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5月10日至5月11日,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代表赴江苏省高邮市开展见学活动。学院党委书记李恺,党委副书记、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总支书记郑利娟,党委副书记栗蕊蕊,副院长徐敏,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赵振杰、退休教师及学院师生党员代表近50人参与。

团队一行首站赴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实地探访华中雪枫大学旧址,深入了解该校创办的艰难历程和培养我军大批优秀指挥员的辉煌成就。通过参观张崇文校长办公室、邱一涵烈士纪念馆,研读珍贵史料并与当地居民交流,深刻感悟彭雪枫、袁国平、邱一涵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及其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切身领会革命者坚守信仰、自力更生的精神品格。

团队随后赴高邮侵华日军投降处旧址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回顾1945年新四军解放高邮的光辉战史,深切体悟粟裕等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智慧与胜利的艰辛历程。在“对日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庄严肃穆的青铜雕塑与深褐色基调营造的历史厚重感,令全体成员深受震撼。师生党员通过珍贵影像资料和实物展陈,系统了解这场载入史册的战役全貌,既为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壮举心潮澎湃,更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传承抗战精神的使命担当。

5月11日,师生党员一行赴菱塘回族乡乔登江院士事迹陈列馆开展实践研学。馆内珍贵的手稿、院士证书等史料,全景展现其战火求学、戈壁攻坚、学界深耕的人生轨迹,再现“两弹”功臣、华东师大首位院士乔登江毕生奉献核物理研究的卓越历程。师生驻足影像资料前,沉浸式感受老一辈科学家 “国之所需,吾之所向” 的赤子情怀与学术报国精神。

参观后,师生党员一行在菱塘回族乡党委宣传科长王富裕引领下,来到了清真村,现场感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镇、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村容村貌,并在清真村村部议事厅进行了学习交流研讨。

研讨会由学院党委书记李恺主持。《乔登江传》作者乔国平分享了传记写作历程与感悟,并向学生党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和党委班子成员赠书。原物理学系系主任陈树德教授、老教授协会学院分会长徐力平教授、特邀党建组织员丁良恩教授、退休党支部书记章继敏分别深情回顾与乔登江院士共事的点滴,追忆其为学院发展及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所作的重要贡献。当讲述到乔登江院士深切关爱同事学生、抱病坚持工作、将毕生积蓄捐赠教育等感人细节时,在场师生无不潸然泪下,对乔登江院士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师者风范,科技报国、死而后已的赤子情怀肃然起敬,纷纷表示要以乔登江院士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科技报国和教育报国的奋进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李恺在总结讲话中深刻指出,乔登江院士留下的 “为国铸盾” 精神是全院师生心向家国的精神丰碑,其科技报国的赤子情怀与使命担当,当成为我们融入血脉的价值底色。她强调,全院上下要以乔登江院士为精神标杆,将“铸盾”信念转化为科技攻坚的行动力、立德树人的责任心,让爱国情怀在科研教学中落地生根,让强国之志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开花结果。学院党委也将把科学家精神的求真品格、教育家精神的育人初心深度融入党内教育,在培根铸魂中夯实信仰根基,在实干笃行中破解发展难题,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返沪途中,师生党员进行了学习心得交流。

物理学系教工党支部杨洋谈到,参观乔登江院士事迹展馆后,我深受触动,对这位杰出榜样满怀崇敬之情。其间,我拍摄了乔登江院士的学习研究笔记,从中能清晰窥见一位顶尖科学家所具备的卓越品质与严谨治学态度。作为高校物理教学一线工作者,此次学习经历为我注入了全新动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乔登将院士为标杆,传承其投身教育事业的热忱,秉持为国育才的初心,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以饱满的热情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激励他们以物理专长报效祖国。

量子研究院党支部书记盛继腾谈到,作为“两弹一星”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乔登江院士的精神启示我们:科研必须服务国家需求。当今量子科技成为国际竞争焦点,我们更应把个人兴趣与国家战略相结合。作为量子科学与精密测量研究院的一员,需要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的研究是否面向世界量子科技重大科学问题与量子精密测量前沿,能否解决国家在量子科学等领域的重大战略亟须?乔登江院士用一生诠释了“国家需要就是科研方向”的真谛,这种精神将永远指引我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磁共振实验室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韩坤谈到,参观完乔登江院士事迹展览馆,我深受其科学家精神的感召。尤其当听到陈树德老先生回忆乔院士“做国家需要的”这句质朴箴言时,更觉振聋发聩。这位“两弹”功臣用毕生实践诠释了科学家的时代担当——将个人志趣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如今我在AI领域的研究方向,恰与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需求导向一致。乔登江院士的教诲让我明白,真正的科研不是追逐热点,而是以国家需求为坐标系。这种精神传承不是简单的口号接力,而是要把“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信念熔铸进每一个算法、每一行代码。

本科生党支部预备党员石珂佼谈到,此次高邮行,于我而言是一场受益匪浅的精神洗礼。从抗战先烈到时代楷模,从历史遗迹到发展新貌,处处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如磐与奋斗底色。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此次见学活动为契机,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并刻苦钻研专业,提升能力本领,为科技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储备力量;发挥先锋作用,践行初心使命,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基层实践,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亮身份、作表率,用实际行动彰显党员的先进性。

本次见学活动作为学院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弘扬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实践载体,既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是一次行动动员。活动以乔登江院士的崇高品格为镜,在学思践悟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对标笃行中校准育人方向,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未来,学院将继续锚定乔登江院士“科技报国、为国铸盾”的精神坐标,深耕思想引领“主阵地”,把准科学家精神培育“方向盘”,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淬炼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引导学院师生党员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彰显担当作为。


图:黄蕊

文:董轶

校核:赵荣青

编辑:袁会敏

审定:李恺、栗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