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行政党支部、物理系教工党支部开展“承百年文脉 续时代薪火”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19   浏览次数:177

恰逢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大夏大学建校百年,6月13日下午,学院行政党支部和物理学系教工党支部开展“承百年文脉 续时代薪火”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赴普陀校区参观“学府之雄——‘大夏百咏’篆刻展”、陈彪如学术成就陈列室和“大夏流芬:大夏大学建校百年文物文献展” 。

“大夏百咏”篆刻,如史诗般呈现了大夏大学的百年历史。篆刻创作内容以大夏大学历史发展为主线,从校名、校训、校歌、办学精神、校园景观、特色活动、名师与校友等板块展开,创作了一百方篆刻作品,展现了大夏大学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具有师生合作的优良传统。在一方方篆刻作品中,支部党员感受篆刻之美,重温大夏大学精神传统,追忆大夏大学的百年历史。

陈彪如学术成就陈列室,展现了陈彪如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风范。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岳华介绍道,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首批“上海社科大师”、中国国际金融学创始人,陈彪如先生在75岁高龄入党,矢志以经济研究推动国家社会发展,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后辈学人。陈列室采用图文版面、多媒体展项、实物陈列及触摸查询系统相结合的多元化展示手段,集中呈现陈彪如的生平、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图文声像并茂,带领支部党员们重温陈彪如先生的少年时代、革命青年、负笈西学和学成归国的成长经历,身临其境感受他深厚的学术造诣、不平凡的人格力量。

“大夏流芬:大夏大学建校百年文物文献展”,全方位呈现大夏大学在现代中国教育史上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展览汇集了200多件大夏大学文物文献展品,分为“学人翰墨”“文献集珍”“金石证史”“流芬师大”四个板块,其中“学人翰墨”版块汇聚诸多大夏先贤翰墨手泽,集中展示了大夏大学先贤王伯群、马君武、欧元怀、田汉、王元化等人的手泽真迹共50余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书赠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的对联“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这副对联书法大气磅礴,联文意义深刻,见证了孙中山与王伯群之间长达二十年的革命友谊。支部党员们纷纷在此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物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杨洋谈到,“‘大夏百咏’篆刻展和‘大夏流芬:大夏大学建校百年文物文献展’不仅仅是对校史的回顾,更是对学校精神的一种回响和共鸣。通过这些篆刻作品和文献展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学校,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激励我们在学术和个人成长上持续努力,追求卓越。”

支部党员袁春华谈到,“几场展览以大夏大学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从校名、校训到校园景观和特色活动,反映了大夏大学乃至华东师范大学的精神追求和教育理念。这种形式不仅让人感受到学府的学术氛围,还能深刻理解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陈彪如先生是我国国际金融学科体系构建的重要启蒙者,是开创中国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先河和国际金融学研究范式的第一人。在陈彪如学术成就陈列室,我们了解到他经济救国之路的不凡历程,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我们党员同志的职责使命,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工作,为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行政党支部书记袁会敏谈到,“实践教学活动让支部党员深刻感受到了百年大夏的光荣历史和陈彪如大师的学术成就。作为新时代的师大人,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前辈‘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赓续师大文脉,自觉锤炼党性,心怀大我、追求卓越,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大夏大学的精神传统永续,早已成为华东师大人弥足珍贵的集体记忆与精神财富,将激励全体党员铭记“光大华夏”之志,积极进取,奋斗不息,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


图:冯洁嫣

文:李丹

校核:赵荣青

审定:栗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