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班
聚焦前沿 深度学习|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线上书院卓越讲坛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30   浏览次数:118

5月15日至29日,华东师范大学卓越学院第22期卓越讲坛暨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线上书院活动成功举办。本次卓越讲坛由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轮值举办,褚君浩院士、张可烨教授、武海斌教授做学术报告,2020级拔尖计划优秀学生代表胡悦分享学习研究经验。

5月15日,褚君浩院士带来题为《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红外物理——兼谈科学精神培养》专题讲座。褚院士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研究,在窄禁带半导体物理和铁电薄膜材料器件物理等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报告中,他讲述了半导体的光电转换过程,分析了智能化系统的特征和核心技术,并以嫦娥探测器和火星探测器等为例,介绍红外激光探测器的应用及传感器发展趋势。褚院士回顾了自己的成长、求学经历,以及长期治学研究的感悟和收获。褚院士认为,科学创新具有“灵感的瞬间性,方式的随意性和路径的不确定性”等特点,这就需要同学们时刻培养奋斗精神、保持好奇心,让自己时时处在思考过程中,“自由畅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积极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和奥秘,鼓励同学们培养“极致精神”,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科研工作。

5月22日,张可烨教授做《如何在量子世界中玩“角色扮演”Quantum "Cosplay"》主题报告,深入探索了光与原子在波动性和粒子性之间的自由转换,揭示光和原子在量子世界中扮演的崭新“角色”如何导致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奇异现象及这些概念背后的科学应用,如负质量、负温度以及薛定谔猫等。张可烨教授带领学生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新角色,设计出光子引擎、时间晶体、原子光子混合干涉以及无反作用量子测量等前沿量子物理模型。

5月29日,武海斌教授带来《量子科技革命:机遇和挑战》专题报告。武海斌教授首先借用量子大事时间线清晰地梳理并介绍了量子科技的背景。他重点介绍了第一次量子革命,以量子理论的形成为主轴,详细说明了黑体辐射、波粒二象性、量子态、量子叠加原理、波函数坍缩以及量子关联等逐步深入的基本量子理论。随后,讲解了第二次量子革命,着重解释了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技术应用。武海斌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华东师范大学所做的研究及成果,介绍了量子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报告中武海斌教授始终遵循在观点后加证据、概念后跟科学基础的模式,还提到了宇宙全息图、多元宇宙和时空穿越等有趣的概念,展现了科学的魅力。

优秀学生榜样胡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和科创经验。她谈到,高中和大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不同,要学会清零,转变思维,转变学习方式,并强调投入专业学习要内化与心法,外化于行,核心即“自主”二字。在科创经验分享中,胡悦分享了科创的三种类型,并分享了自己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本科生科研的经历,详细介绍了科创项目的申报流程和申报经验。她鼓励同学勇敢迈出第一步,主动联系导师,体验先进科学装置,追赶科学前沿问题。

卓越讲坛带来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燃起了他们探索未知的渴望,更为学生在科研道路的选择与职业规划上铺设了坚实的基石。论坛开启线上书院实时直播,同时提供回放功能,供广大师生随时点播回看,为深度自主学习搭建桥梁。


图、文:李丹

校核、编辑:袁会敏

审定:徐敏、栗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