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上海光源与我国科技创新
报告人:邰仁忠 研究员
主持人:程 亚 教 授
时 间:10月17日下午15:00
地 点: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邰仁忠,男,1967年8月生,理学博士,研究员。于1989、1992年分别获得南开大学物理系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国立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日本)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目前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第六届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X射线显微术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十二五”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二期线站工程”副总经理。
长期从事同步辐射技术及应用研究。基于上海光源,主持研制成功多台(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设备、实验仪器以及光束线集成,包括:我国第一台碳K吸收边能量分辨率超过1万的高性能软X射线单色器、综合性能国际先进的软X射线谱学显微实验站和软X射线干涉光刻实验站、能量分辨率世界领先的“梦之线”光束线等。在实验方法学上,提出了能量相比的软X射线谱学显微元素分析方法并得到广泛应用;提出了从纳米团簇层面理解铁电相变本质的新型相干X射线散斑谱技术。发表包括PRL、APL等在内的研究论文百余篇。
报告内容简介:
上海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Radiation Facility,简称SSRF)是中国大陆第一台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由国家、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2004年开工建设,2009年5月正式开放运行,总体性能指标及运行成果位居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光源首批建成7条光束线站,2015年~2018年期间,“梦之线”、蛋白质设施5线6站、SiP·ME2研究平台等陆续建成,目前共有15条光束线19个实验站开放运行。开放运行十年来,上海光源围绕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与产业核心问题支撑用户开展创新研究,在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化学、能源与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截止2019年5月,发表研究成果超过4200篇,其中CNS论文77篇,SCI-1区论文近1200篇。在中国科学院汇编的2012年至2017年1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9项重大成果和223项重要成果中,上海光源用户成果分别入选11项和90项,重大成果占比38%,重要成果占比40%。
2016年11月20日,由国家、上海市和科学院共同投资建设的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二期)正式开建,建设周期6年。二期工程将瞄准能源、环境、材料、凝聚态物理、地球科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为导向,以解决其中的前瞻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16条高性能光束线站,发展建立先进、完整和系统的同步辐射实验方法与综合研究手段,使上海光源建成为支撑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高性能同步辐射研究平台。届时,上海光源每年接待用户超过将5000人,用户实验超过10000人次。2019年,用于石油催化、油气地质勘探工业应用研究的中石化上海光源线站也正是开工建设。另外,用于极端条件物质结构研究的中国工程物理院“福谦线”也正在进行关键技术预研。
上海光源二期以及后续线站建设完成后,其复杂结构分辨、动态过程时间分辨、元素分析灵敏度等微观时间探测能力位居国际先进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的前列水平,将全面提升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创新能力,有力的支撑众多学科前沿基础研究,推动我国基于同步辐射的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式提升。同时,面向未来,上海光源还在积极策划下一阶段的重大升级改造方案,进一步保持其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