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专家把脉 集思广益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召开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03-25   浏览次数:65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和2019年寒假务虚会等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水平, 2019年3月23日,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召开了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刘玉鑫教授、南京大学吴小山教授、复旦大学侯晓远教授以及浙江工业大学施建青教授应邀做主题报告。教务处副处长谭红岩、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及80余名教师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举办,教学副院长周先荣教授主持会议。

周先荣副院长主持会议

会议一开始,教务处谭红岩副处长代表学校对几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他们为提升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提供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谭红岩副处长致辞

主题报告中,刘玉鑫教授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小班研讨课的建设情况,包括小班研讨课设置的初衷及整体情况、建设与开设情况,学生培养取得的成效。他指出,优秀的拔尖人才是在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形势下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要统一思想,选对课程是前提,教师水平及交流研讨是关键,同学互动及师生互动是保障。

刘玉鑫教授介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小班研讨课的建设情况

吴小山教授分享了南京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情况。他介绍了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一制三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具体举措及成效,分析了拔尖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效以及拔尖人才培养迈入2.0存在的问题。

吴小山教授分享南京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情况

侯晓远教授根据多年在复旦大学育人的经验,列举大量鲜活事例,做了题为“大学物理课下的挑战”的精彩报告,指出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实是思想问题,教学就一定要延伸到课下和课外。老师的门要向学生敞开,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侯晓远教授介绍复旦大学育人经验

施建青教授围绕“什么是教育成果、如何培育教学成果、如何申报教学成果”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教学成果的培育和申报的心得,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施建青教授介绍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成果的培育和申报的心得

在下午的分组讨论环节,与会教师分为两组,结合四位专家专题报告的内容,围绕物理学拔尖学生选拔标准、实施课程分层、核心课程建设、研讨课设置、课程过程监控评价、提升助教质量、加强学生管理、实行大一学生晚自习制度、学困生问题、学生两极分化等方面内容展开了积极研讨,大家踊跃发言,气氛热烈。物理系系主任赵振杰教授、副系主任柴志方老师分别做了集中汇报。

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物理系系主任赵振杰教授汇报第一小组讨论情况

物理系副系主任柴志方汇报第二小组讨论情况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李恺教授做了热情洋溢的总结发言。她表示,今天的研讨会收获颇多、报告很震撼、讨论很热烈。四位专家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的不同侧面展开了交流,让我们充分学习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开展的拔尖人才培养的经验。她强调,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拔尖人才培养是学院2019年、甚至今后几年要做的重点工作,需要上下一心、全身心投入,需要管理人员、老师、学生联动,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保持热情,奋力推进物理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为早日进入“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而努力!

李恺书记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