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孟杰教授做客我院并做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8-01-08   浏览次数:1177

  2018年1月5日上午,北京大学孟杰教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周先荣的邀请,在闵行校区的物理楼226报告厅,做了题为“原子核物理:物质结构、宇宙演化和元素起源”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周先荣副院长主持,于上午十点钟准时开始。

  孟杰教授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0年)。1991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和德国洛森朵夫研究中心博士后、慕尼黑工业大学洪堡学者、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科技厅奖励研究员。1997年至今任北京大学教授,其间,先后任日本东北大学、大阪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重离子物理研究中心、南非斯塔灵布希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京都大学等访问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院长(2009-2012年)。在原子核的手征对称性、晕现象、赝自旋对称性和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等方面有原创性贡献。发表SCI论文300多篇,引用9000多次,H因子为48。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2000年和2013年)、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2007年)、伊朗花拉子模国际奖(2008年)、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2009年)、德国金科(GENCO)奖(2010年)等荣誉,2012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在讲座一开始,孟杰教授从自己年轻时即成为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开始,用诙谐的语气,讲到“不要在年轻时当教授”,成功调动起了全场的气氛。随后,孟教授从一张“以发现国家国旗为填充”的特殊的元素周期表入手,详细讲了新元素的发现制造所需的种种条件与重大意义,也点出了亚洲国家对于新元素发现贡献甚微的现象,并做了原因分析,鼓励我们后辈加紧努力。然后,孟教授从小尺度转到大尺度,讲到原子核物理在宇宙尺度的重要意义,并把人体本身与原子核物理相联系,进而谈到了原子核物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整个讲座的过程中,孟教授将严密的学术公式和幽默的故事相结合,与会人员的情绪均被很好的调动,会场气氛非常活跃。除此之外,孟教授也没有回避核物理研究对于经济环境和设备条件的需求,并提出了“穷困的物理学家能做什么”的问题。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而孟杰教授也很认真、很有针对性地对于每个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孟教授提出,在实验方面,我们和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一代年轻人任重道远。最后,十一点三十分时,专题讲座在孟杰教授与同学们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物理2017级“菁英班”

时间:二〇一八年一月七日

撰稿:李璟隆

摄影:缪渠成